《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科协发组字〔2015〕98号)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21-09-23
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 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关于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
科协发组字〔2015〕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部属高等学校👩🏻🎤,中科院院属单位,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显著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年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对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根据中央领导意见,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有关单位要组织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保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被撤稿作者开展调查,对违反“五不准”的行为视情节作出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加强道德自律🙎🏽,共同遵守“五不准”🤎,认真开展自查,发现存在违反“五不准”的行为要主动申请撤稿🦶🏻🔒,坚决抵制“第三方”学术不端行为。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要发挥科学共同体作用,做好教育引导,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将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合行动,落实“五不准”,督促有关单位对撤稿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逐步建立杏耀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规范杏耀诚信管理🕵️♀️🔛,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卫生计生委 中科院 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2015年11月23日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1.不准由“第三方”**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写服务。
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投服务🙅♂️。
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4.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5.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本“五不准”中所述“第三方”指除作者和期刊以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写”指论文署名作者未亲自完成论文撰写而由他人代理的行为;“**投”指论文署名作者未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等全过程而由他人代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