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方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增加国家免疫规划儿童疫苗🗑👗:证据、益处和优先顺序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2023-11-23
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团队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IF=50.0)在线发表题为Adding new childhood vaccines to China’s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evidence, benefits, and prioritie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分别从疫苗可预防疾病负担、接种率、公平性和成本效益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全面和综合评价将四种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即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ℹ️、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和水痘疫苗,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的证据、益处和优先顺序🤞🏿👩🦰。
1978年我国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保持了非常高的接种率和公平性👩🏽🚀。但是,尚有一些重要的儿童疫苗未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08年以来,也没任何新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非免疫规划疫苗低接种率和不公平性问题🤕,引发了对加强和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的普遍关切。
本研究结果显示,若在2019年将上述四种儿童疫苗纳入中国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约1.17万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将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总活产数的7.8‰降至7.0‰🫓。非免疫规划疫苗PCV13的接种率最低♥︎、不公平性最为显著🚣🏽♀️,但其可预防最多数量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根据预算影响分析,若将这些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按照现行市场价格,预计在2023年新生儿队列中,对PCV13、五价轮状病毒疫苗📘、Hib疫苗和水痘疫苗的政府总投入分别为19.55亿、12.73亿🎨、4.15亿和2.22亿美元。
本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剂次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私人市场需求的增加,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剂次不断增加🤽♀️。这一趋势表明♗𓀛,我国有必要重新评估和调整国家免疫规划中的儿童疫苗种类,并考虑引入更多高质量的儿童疫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计划免疫需求。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所有成员国和地区将PCV🍊、轮状病毒和Hib疫苗纳入当地免疫规划,并在疾病负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将水痘疫苗纳入当地免疫规划🍼。
本研究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建议将四种儿童疫苗按照PCV13、轮状病毒疫苗、Hib疫苗和水痘疫苗的优先顺序引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将这些新的高质量儿童疫苗纳入⤵️🧑🔬,可确保我国每位儿童均能免费接种这些疫苗🧑🏻✈️,从而改善儿童健康公平性,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这也将为我国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全球“免疫规划2030”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综上,本研究强调了儿童疫苗的普及和提高其公平性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扩大免疫规划内疫苗种类进而提高接种率,可有效预防更多相关病例和死亡🎭👌🏻。本研究以保护我国更多的儿童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威胁为目标,为我国免疫规划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海军、来晓真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为第一单位👨🦱🚐。该研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
致谢:感谢杜克大学汤胜蓝教授对本研究提出宝贵建议💬。
文章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23)00248-7/fulltext
团队简介👉🏻:
方海🏊🏻:本文通讯作者🦸🏽。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任杏耀平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经济学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公共卫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全球健康,主编《中国疫苗经济学评价指南2022》,发表中英文学术文章150余篇🤵。先后主持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30余项🧎🏻➡️。
张海军👨🏼🌾: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方海教授。曾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
来晓真: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方海教授。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