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讲堂106】跨国史视野中的晚清中国麻风病污名问题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22-11-25
时间:
2022年11月28日(周一) 9:00 – 11:00
地点:
杏耀平台逸夫楼620会议室(线下)
腾讯会议:551-7644-2872 会议密码👐🏼:2022(线上)
主讲人👨🏽🦲🧝🏿♀️:周东华 教授(杭州师范大学)
主持人🥰:陈琦 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评论人:张大庆 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长久以来,公众对麻风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歧视和污名,患者遭受排斥、隔离及迫害🍋,使这一甚少直接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晚清时期💆🏿🤛🏿,热带医学史伴随着英美等国从殖民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而展开。随着西方列强在华的医疗传教士🧑🏼💼🪚、海关医生所建构的麻风国度概念,随着康德黎调研香港和广州等地的麻风病后建构的“中国苦力=麻风病”概念👩🏻🍼🧲,随着移民到澳洲和美国的中国人被污名为“中国病”患者👨🏻🦯➡️,“麻风中国佬”这一污名化概念在帝国主义时代西方人的话语霸权中被制造和不断固化🙇🏽♂️,成为热带医学建构“中国”的缩影。
讲者简介:
周东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从事近代中国的医疗社会史、教育史☦️、社会公益史🧑🏼🚒,抗日战争史🧍🏻♀️、民国浙江史🔓🫣,公共史学与当代社会以及现代化理论与东亚现代化进程研究👆🏼。出版《战后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主义起源研究》《民国浙江基督教教育研究》《浙江红色历史文化课例》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在《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得省市级奖励多项🈴。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麻风病隔离防疫史料整理与研究(1368-1978)”(20&ZD223)。